但誰管的了那麼多呢?對我來說,在台灣這種地方存在一種可笑的狀態。廣告整天打著大腸癌對國人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拼命呼籲國人每天攝取少油少鹽就可降低大腸癌發生率。問題是你走到街上,隨便夯不啷噹的逛一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些高危險食品。台灣本身就提供了一個大腸癌的天堂;那生在這個小島的我們,有時後心中的食慾實在難以控制,有時後經過攤子前面本來打定主意不想吃的,但腦海卻不得不回憶那種咬到皮的Q;吃到餡的滿足,這時後實在也顧不得這麼多衛道理論了,馬上坐定喊個一碗飽足一番才是上策。
既然難以抗拒這種誘惑,腦中就暫且先把這些癌細胞丟在腦後。乾脆,就先以欣賞的角度來提升自己的心靈層面吧!免得在一碗下肚之後還要計算這食物的卡路里;或著他又對肚子裡面的五臟六腑有甚麼深遠影響這些雜念影響自己的食慾。在我看來,吃肉圓除了嘴上的「動」之外,眼裡的「賞」也是極有意思的事情。有時後,進入店內可以觀賞到老闆製作肉圓的隨興劇場。小時後,對於這些一顆顆肉圓總是晶瑩剔透的上桌都毫無感覺,直到有一次進入店內發現老闆在包的肉圓,尚未入鍋之前全部都是清一色的白,那時才明白原來吃到嘴裡的肉圓一開始的長像跟後來起鍋的相貌完全天差地遠,到現在為止,我都還未能參透他由白轉透的原因。當老闆包完肉圓,然後就把這一顆顆的素白胖子丟進油鍋裡炸,那肉圓好像在游泳一般,噗嗤噗嗤的還在油鍋裡冒著泡。隨後,當這些肉圓有幸被客人欽點臨幸之後,老闆娘就會把在油鍋炸的晶潤的肉圓撈起放入碗中,然後此時狀況有點像是在看武俠小說一番,老闆娘拿起身旁的剪刀,以熟練的刀法對著肉圓做出水平垂直交叉線的切割,刀起刀落之中,一顆完好無缺的肉圓就在此刻開腸破肚!瞬間皮肉四溢。就在那個短暫時間裡,老闆娘再度拾起湯勺把鍋中的醬料大塊大塊的淋在肉圓上,一黑衣白,好個充滿陰陽太極滋味的肉圓就此上桌了。
我最習慣的肉圓,是自孩提時代常吃的內壢肉圓。或許是習慣的問題,這間肉圓的餡料和湯汁早以深植我心,導致以後我去別的地方也沿用這套標準來看各派肉圓,最後卻覺得吃在嘴裡卻有種不實在的感覺。這間肉圓店,大概在20年前都還是25元的價格,他的餡料一開始採用鵪鶉蛋,大概也是原物料上漲的原因,近幾年他的餡料改成香菇肉餡,價格調漲10元。不過湯汁依舊,所以我的胃也被徹底制約,有的時後經過他門口沒有開門,還會有一種想要去敲門的感覺。長大一點,去新竹住了一年,看他們的新竹肉圓廣告打得如此之大,有一回就選擇了一間火車站對面的肉圓店,他們主打紅糟肉圓,點了一碗,覺得肉圓配上紅糟肉跟本是多餘。所以我想應該是我的口味定型了,我不知道這樣好不好,不過畢竟味覺這種東西是主觀的,所以,也就讓我在這個小世界裡專制一點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