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8日

台南記憶─食


台南的作家米果說過一句直白的話,這句話一舉道出了一個台南人的驕傲,短而犀利。那句話是這麼說的"每個台南人都有一張不容挑戰的美食地圖!"你聽,多麼的自信而且氣派。這種氣度可不是整天只能在台北的深層下水道穿梭,早餐用711或星巴克來開啟愁眉慘霧的一天的無趣台北人說得出口的。更遑論桃園這個早上起來只能吃美而美那種低廉三明治然後就要騎上摩托車趕著早上八點打卡的窮忙族了。

沒錯,即便是我這種只在台南生活了才六七年的外來客,也有一張自己的美食地圖。之所以不能挑戰,乃是因為這張美食地圖鑲著自己的記憶,隨意的抽走任何一層都會變成一個四不像的動物,如此至高而神聖。其實我本來還在想到底該不該分享出來?因為這實在是太多的主見和偏好。不過今早當我起床翻看一本昨天剛買的雜誌時,內文提起諸多關於台南的生活景況,我內心的台南魂又再度重新佔領了我的軀幹。太瘋癲的一日行我幹不出來;不過透過打字當當鍵盤美食家這種事情我還蠻在行的;另一方面又怕哪天自己得了帕金森氏症,早點記下來說不定以後還可以循線找回一點蛛絲馬跡。如果你早上剛剛好也起床又連到我的FB,那麼就跟我一塊接下去這個充滿色香味誘惑的記憶吧!





早點:永康二王里活動中心控肉飯

曾經有幾個月,我在台南711上大夜班,當時我的同事總是在我下班之後約我去挑一杆,在那個一球幾毛錢上下的激烈活動開始前,我們一定會到這個地方,用這一碗控肉飯來開啟這個驚天動地的一天。其實本質上,我是個嗜吃控肉的人,小時候外婆家因為客家人的關係,飯桌上有時會出現幾次梅干控肉。不用多說,我們這些做晚輩的絕對是沒在客氣,幾分鐘就直接上演一場驚天動地的cleaning table;常吃控肉的人就會知道一件事情。好吃的控肉最精華的部分絕對在收尾時,每個小孩在飯上還要用碗底的肉汁淋在飯上,然後大口扒飯再克一碗才稱痛快!那畫面至今仍讓我回味不以,一窩小孩三五成群像是探索頻道的非洲土狼覓食一般,控肉這道菜一上不免一陣拳打腳踢之後才能滿足離去。不過上面說了那麼多,其實我約莫只是在鋪個梗而已。

提到這間控肉飯,我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大學第一年就住在永康,不過發現這裡的控肉飯這麼好吃,卻是在我快要搬回桃園才發現。這裡的控肉飯並不大,也不像坊間許多自助餐賣的控肉飯會有許多不相干的配菜。賣控肉飯的老板有著多數台南人共有的個性─直率!

你來這裡點控肉飯,絕對就是一碗正統的控肉飯。上面除了飯、肉汁、控肉以外,絕對不會出現第二道配菜。這裡的控肉,跟我前面提及客家那種鬆散結構的控肉不同,這裡的控肉是那種彈牙的控肉。兩塊約莫5公分高的立方體之上被滷上焦黃的肉汁,老闆剛從滷鍋裡撈起來的那一刻,每塊控肉上還會發出美麗的光芒和沸騰的熱氣。然後老闆熟練的把控肉放在裝好飯的碗上,索性的淋上一勺湯汁。煞時間,你只會覺得這一刻比什麼都美好。於是乎,一碗25元的控肉飯就這樣放在你面前,你看見他的時候,心裡面就只會想趕快吃上一口就什麼都好了。然後你也真的夾起一口飯、一口菜,放進嘴裡,隨著那肉香油香飯香在你的舌尖化開,絕對還要再扒幾口飯你才會說好過癮。一時之間你也顧不得什麼用餐禮儀,在那個小天地裡你完全可以享受到「粗飽」這兩個字帶來的樂趣。瞬時間,你就會把整碗飯毫不客氣的掃光,然後因為實在太便宜了,你連嘴都不擦就會對老闆喊:「再來一碗!」

或許有些人會說:「早餐我才不要吃的那麼油,人家要吃等中午再來吃就好啦!」。不過我也得提醒你,這地方跟很多台南人一樣有著率直的個性,從早上開始賣,賣完就沒了,我好幾次中午來都落到只能吃閉門羹的下場。所以這也是我把他列入為早上必來的原因。你若有時間,我建議你來享受這碗樂趣無窮的控肉飯,相信你也會跟多數台南人一樣,整個早上因為這碗控肉飯美好了起來。

中餐:古都碗粿

或許你來不及早起去享用二王市場的控肉飯;但你應該可以在約莫11點左右起床,騎上你的摩托車,乘著台南獨有的夏日熱風,慢行在東門路上來到這間古都碗粿,把這碗氣派的碗粿當作是你在台南的第一餐,享受一頓道地的古都式Brunch。

我對這間碗粿之所印象深刻,除了google上洋洋灑灑好幾十頁的介紹文之外,真正觸碰我心的乃是在我大一那個初來乍到成為台南新鮮人的時候發生的事情。有一回,我的室友大夜班下班之後,回來把我從床上挖起來說一塊去吃古都碗粿,我二話不說馬上答應。於是我們兩個人騎著車便從家裡出發,浩浩蕩蕩騎到東門路上準備大快朵頤一番。由於我們習慣吃榕樹下那間店面,所以都得先穿過東門路那條寬大的三叉口。重點來了,記然是三叉口,就有三個方向的車要過,問題是當時我已經被飢餓沖昏頭,壓根沒在管那些煩人的交通反規。於是乎,我們這兩台車就硬給他直接穿越雙黃線想要來個強迫取分。可笑的是,我同學由於盜壘技巧頗佳所以安全達陣;但是我當時騎著一台又老又重的Kawasaki,每次起步都會拖速的鐵鍋牛,更別說應付這種要在什麼幾點幾秒之內從0到100的嚴苛水平。所以,在血糖降低又飢餓襲腦的狀態之下,我居然硬在右方來車綠燈的狀態下想要來個霸王硬上弓。最後的結局當然就是我整個人和對方的車子全部橫在馬路中間,這一碗碗粿的代價花費高達快12000元。

好了,言歸正傳。古都碗粿的印象不是只有在讓我出車禍而已;而是在這碗碗粿所釋放出來的濃濃台南古味。以前最早在北部吃到碗粿的印象,是每次去九份時當地店家賣的粿仔條。店家總是會把這些鮮白的粿條蒸好,然後切成一條條有如刀削麵的型狀,上桌時加點蘿蔔乾和蒜蓉醬就成了一道菜。我並不是說不好吃,只是這種味覺來的記憶始終無法強壓過後來在台南吃的每一顆碗粿。若說九份賣的碗粿是純粹的質樸味道,那麼台南或著古都的碗粿;就像是一戶暴發戶似的氣派浮誇!古都的碗粿,無論從送上桌到整碗淨空為止,這過程中你都會聞到碗粿的碗釋放出來的強烈香氣。碗粿要好吃,跟做碗粿的碗絕對有很大的關聯,好吃的店家碗粿的碗絕對會一用再用。一家店的碗粿好吃與否,你幾乎從碗上就可以直接判斷。好碗粿的碗,通常送上來都不外乎坑坑巴巴而且香氣逼人。我不知道為什麼?但我推測有可能是因為這個碗重複使用多次,而且在蒸的時候火力十足,才會造就這種香氣有如瀑布般的頃瀉而出的奇觀。然而提到了碗,也不能不多浪費唇舌順便提一下我被古都碗粿制約的習慣:我在吃碗粿時始終堅持用店家的鐵製叉子來吃碗粿,不為什麼,就因為他的方便俐落。叉起叉落之間,順勢一口粿帶著醬料直往嘴送,莫不覺得人生一大樂事。這習慣對我制約,導致我到現在都沒辦法認同吃碗粿用免洗筷或著竹籤的方式。

談完了餐具,我們回歸到碗粿的本質。為什麼我說古都的碗粿像是暴發戶一樣的氣派浮誇?起因就在古都碗粿的用料,從最初印入眼簾的鹹鴨蛋、香菇、粿體、到最裡面挖開碗粿時曝露的瘦肉塊。這一碗碗粿每一口的每一口,都徹底的彰顯了台南這個地方在碗粿上想呈現的豪華氣度。我心中自以為是的推想:碗粿這種食物大概是早期的人因窮不常吃肉,所以在年尾或著結婚宴客時總會在尾巴上來上一碗象徵飽滿。也正因飽滿這兩個字,台南的碗粿始終留著豐派的作風。也正因如此在我心中常存的想像,所以當你吃下一碗碗粿,其實你已經不是在吃碗粿;而是你已經在品嘗這個地方的從古而來傳承的靈魂,說的深入一點,你是在饕盡一個古都的百年風華

最後,為了增添這碗碗粿的特別風味,我一定會在榕樹下的古都碗粿店面。倒不是因為他老,而是因為樂趣。由於榕樹下店面沒有器材可以炊粿,所以所有的東西都必須由原店送來此地。當榕樹下的碗粿售罄時,你就會看到不遠處會有個阿姨推著手推車,穿越那條車水馬龍的東門路,把每一碗正沸騰的碗粿送到你的眼前。霎時間,你竟然也會有一種仿如身在京都般品嘗懷石料理的錯覺。於是你會逐漸的明白並且融入,不須一點時間,你會開始推想這地方的記憶。在幾十年前的今天,是否也有個人跟你一樣,坐在這邊看著這個正在轉變的城市,並一邊捧著桌上那碗碗粿。此時此刻,你無疑是在做一場時間與味覺的交流。小小一碗碗粿,竟如此體簡義駭,發人深省。恐怕也是當初那史上第一碗碗粿問世時,不會想到的景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