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1日

要了肉圓哪管什麼大腸癌

都說肉圓是個讓人感到矛盾的食物,在主張少鹽低油去肉的現代養生食譜來說,肉圓的存在,根本就是和健康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馳;更遑論會讓人延年益壽的荒謬理論了。大抵來說,這種食物以現在醫學的眼光來看,根本就是扼殺生命的最大元凶。

但誰管的了那麼多呢?對我來說,在台灣這種地方存在一種可笑的狀態。廣告整天打著大腸癌對國人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拼命呼籲國人每天攝取少油少鹽就可降低大腸癌發生率。問題是你走到街上,隨便夯不啷噹的逛一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些高危險食品。台灣本身就提供了一個大腸癌的天堂;那生在這個小島的我們,有時後心中的食慾實在難以控制,有時後經過攤子前面本來打定主意不想吃的,但腦海卻不得不回憶那種咬到皮的Q;吃到餡的滿足,這時後實在也顧不得這麼多衛道理論了,馬上坐定喊個一碗飽足一番才是上策。

既然難以抗拒這種誘惑,腦中就暫且先把這些癌細胞丟在腦後。乾脆,就先以欣賞的角度來提升自己的心靈層面吧!免得在一碗下肚之後還要計算這食物的卡路里;或著他又對肚子裡面的五臟六腑有甚麼深遠影響這些雜念影響自己的食慾。在我看來,吃肉圓除了嘴上的「動」之外,眼裡的「賞」也是極有意思的事情。有時後,進入店內可以觀賞到老闆製作肉圓的隨興劇場。小時後,對於這些一顆顆肉圓總是晶瑩剔透的上桌都毫無感覺,直到有一次進入店內發現老闆在包的肉圓,尚未入鍋之前全部都是清一色的白,那時才明白原來吃到嘴裡的肉圓一開始的長像跟後來起鍋的相貌完全天差地遠,到現在為止,我都還未能參透他由白轉透的原因。當老闆包完肉圓,然後就把這一顆顆的素白胖子丟進油鍋裡炸,那肉圓好像在游泳一般,噗嗤噗嗤的還在油鍋裡冒著泡。隨後,當這些肉圓有幸被客人欽點臨幸之後,老闆娘就會把在油鍋炸的晶潤的肉圓撈起放入碗中,然後此時狀況有點像是在看武俠小說一番,老闆娘拿起身旁的剪刀,以熟練的刀法對著肉圓做出水平垂直交叉線的切割,刀起刀落之中,一顆完好無缺的肉圓就在此刻開腸破肚!瞬間皮肉四溢。就在那個短暫時間裡,老闆娘再度拾起湯勺把鍋中的醬料大塊大塊的淋在肉圓上,一黑衣白,好個充滿陰陽太極滋味的肉圓就此上桌了。

我最習慣的肉圓,是自孩提時代常吃的內壢肉圓。或許是習慣的問題,這間肉圓的餡料和湯汁早以深植我心,導致以後我去別的地方也沿用這套標準來看各派肉圓,最後卻覺得吃在嘴裡卻有種不實在的感覺。這間肉圓店,大概在20年前都還是25元的價格,他的餡料一開始採用鵪鶉蛋,大概也是原物料上漲的原因,近幾年他的餡料改成香菇肉餡,價格調漲10元。不過湯汁依舊,所以我的胃也被徹底制約,有的時後經過他門口沒有開門,還會有一種想要去敲門的感覺。長大一點,去新竹住了一年,看他們的新竹肉圓廣告打得如此之大,有一回就選擇了一間火車站對面的肉圓店,他們主打紅糟肉圓,點了一碗,覺得肉圓配上紅糟肉跟本是多餘。所以我想應該是我的口味定型了,我不知道這樣好不好,不過畢竟味覺這種東西是主觀的,所以,也就讓我在這個小世界裡專制一點吧。

2010年4月4日

豆花原生情結

也不知道是從誰開始的?到了台南,你若是認識一些當地的朋友,他們總會特別喜愛在周末假日的時後,騎著摩托車帶著你,衝上安平老街附近。在炎熱的午後,來上一碗老街的豆花,特別沁涼暢快。

在台南念書工作的我,自然也會被帶去吃幾碗。然而當我逐漸跟這個城市熟悉到要交水電費、房租等拉哩拉雜的東西之後,安平這味豆花,便開始列在我最不推薦的名產名單之中。甚至到後面,就算跟朋友一同前往安平逛街,對於豆花這種小吃,我開始產生逃避的感覺。

為什麼?我也不清楚,只覺得安平的豆花太雜亂無章、花俏。這麼說好了,若我以前吃的豆花像是桂綸美一般親新自然;那安平的豆花總給我一種蔡依林那種捉摸不定的感覺。口味太多了,光我記得的就有檸檬豆花、珍珠豆花、紅豆、綠豆豆花....等族繁不及備載。我記得一開始去台南的時後,當我朋友跟我說我們去吃豆花吧!我是保持著開心的心情想要領教一番老店的厲害的,不過當我在店門口的時後,就已經開始知道大事不妙了。果不其然,隨後我點了檸檬豆花,詳細味道是什麼我已經不太清楚,不過就記得檸檬水的味道強壓整碗豆花,使得豆花的清香和甘甜全都不見了,一場粉末倒置的食宴讓我開始厭恨這裡,因為他破壞了我對豆花美好的印象。

第一碗豆花,我說第一碗好吃的豆花,是在永和吃的。小時候住在永和,家離樂華夜市不遠,當時沒有什麼太多的娛樂。去夜市打個電動就已經是天堂級的享受,若能在遊戲人間之後來碗甜品,那在那個時候對我來說篤定是死而無憾了。當時,我仍記得在夜市進去之後右手邊第一條巷子口有一間租書店,他的店門口就是賣豆花。當時一碗15元,豆花沒有任和配料,乃是糖水、豆花、花生三大主帥迎戰食客的味蕾。雖然配料如此簡單,但我不得不說 ─ 好吃極了!糖水的甘味呈現一種鋪陳的效果,送進喉嚨之後只覺得雖有甜味卻不顯澀,這些湯汁緩緩的包覆你的的唇、舌、齒,在那片刻之際,你只覺得彷若餘韻繞舌,三日不絕於口。然後再送進一口參雜的些許花生的豆花,那豆花不像現在市面上很多的豆花外層都會有一層透明膜。他就是那麼直接、赤裸,然後你一送入口中,他就散做細雪,逐漸的在你口腔中落下。進一步,你就會感受到他的甘、他的甜。這讓我想起聖經上的食物嗎哪,我想若我在荒野中放逐40年卻能吃到這味,再大的苦也會化作甜蜜而下嚥了。

在捷運開通後,樂華夜市好像也面臨著轉型的危機。許多老店,包括電玩、戲院、租書店都通通一掃而光。樂華的確是變美了,然而,也少了許多老的人情。這間豆花店,在我出去外地念書之後,回來就再也見不到了。倒也沒那麼綢悵,只是多了許多惋惜,我幾乎是以為,這輩子恐怕再也吃不到了。

不過前幾個月和表弟一同前往中正橋下的永和豆漿,忽然看到菜單上有豆花這物。二話不說,馬上點來品嘗,驚喜的發現,這記憶中的豆花居然在這間豆漿店重生了。心中除了高興之外,馬上立下誓約想說之後凡經過必定停下來吃一碗豆花再走。不過昨天回去之後,不知道是經手的人不對還是在匆忙之中未能好好品嚐,總之那感覺那味道,好像也隨著時間逐漸沖淡。我心中的感覺,當然也像是那細雪之後的烈陽,把那些美好風景通通晒個不見蹤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