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0日

你怎能不熱愛棒球?



2003年的冬天,當時我還是一名大二的學生,成天生活糜爛的不得了,不是非得要見到太陽才肯入眠;不然就是一定要聽到樓下小學在敲放學鐘了,才肯願意起床。我每天做的事情,不外乎是起床、上網、去學校、下課、上網、睡覺這樣的行程。偶爾有個幾天,穿插一些去唱歌,或是找幾個女同學出門假裝自己是情聖的生活。這樣無趣的日子,填滿了我的大二行事曆,我本以為人生就是如此,但誰也沒想到,那天,我遇見了這件事情,他感動了我,也改變了我的一生。


那一年的台灣有發生什麼大事呢?我稍微查了一下維基百科。賴比瑞亞宣布與台灣斷交、台北同性戀大遊行、宋美齡辭世。不過我仔細過濾一下,其實好像對一個大二學生來說,這些事情存在與否真的沒有什麼差別,就好像我聽到隔壁說他水管壞掉一樣,反正沒漏到我家來都沒差嗎。噢!不過有一件,就那麼一件改變了我。

或許應該這樣說,如果那天我沒有起床、如果那一天我堅持我的糜爛原則,那麼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2003年11月5日,中華成棒代表隊為了爭奪睽違已久的奧運門票,派出撼動台灣球界的黃金陣容遠赴札幌巨蛋與日本和韓國的代表對決一死戰。當時剛在台灣創刊不滿半年的蘋果日報,更直接用體育版全版面的介紹這次中華隊的陣容。中華隊的陣容到底有多黃金呢?大概你想得到的都到齊了。王建民、張誌家、許銘傑、林恩宇、林岳平、潘威倫,打者陣線也不遑多讓:謝佳賢、陳鏞基、張泰山、陳金鋒、陳致遠、彭政閔。基本上這串名單幾乎百分之90已經是現在中華職棒的中堅份子(扣掉進北檢的那些除外),再仔細看,這串名單也幾乎是台灣最近這幾年參加國際賽的中獎率最高的選手名單。

台灣的第一場比賽,就面對宿敵南韓隊。只要你常看亞洲的國際賽就會發現一個公式,參賽國通常是日本、南韓、台灣、中國。通常面對日本的勝率幾乎是零,面對韓國的勝率稍微高一點,大概可以到百分之25,而面對中國的勝率幾乎是百分之百(我說的是那幾年)。所以當時情形是,只要你打贏兩隊,就可以拿到2004年雅典奧運的門票。想當然爾,中華隊當然想盡辦法用全力先去抓韓國。換句話說,只要你贏了韓國,門票幾乎是勝券在握。但韓國也不是放在那邊你就可以贏的球隊,韓國代表隊當然也明白當時的情況,選擇跟台灣做一場殊死戰似乎是最正確的選擇。

但即便是我們派出這麼強的陣容,韓國人那種鼻孔朝上的個性似乎仍然不減絲毫銳氣。在出發的前一晚,傳媒指出韓國隊總教練放話,要讓中華隊一分都拿不到。這話茲事體大,如果在平常我們派出一些阿貓阿狗也就算了;但這次是黃金名單。套句俗話"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說什麼我們都要打給韓國隊看。

當時約莫是早上九點,我睡眼惺忪的被客廳電視機的音量吵起來,只睡五個小時的覺根本就不夠。我走到客廳,看見我的同學全副武裝的坐在電視機前,那表情比我當初高中聯考時看見整張考卷都不會還嚴肅。我心想:「這覺鐵定睡不成了。」所以我走到沙發旁,坐在茶几前,觀賞了我人生第一場的棒球比賽。

當天先發投手就是現在在國民隊打算演出浴火重生的王建民,不過那年他的伸卡球似乎尚未修成正果,還在小聯盟的他滑球恐怕也不太到位。靠著一局上謝佳賢的守備失誤在加上適時的安打讓前五局的韓國隊就以3比2領先中華隊。這樣的比數僵持到九局上半,南韓隊再度靠著車布邊的安打再添一分,本分來到4:2。

4比2,落差兩分或許不算巨大,不過這樣的比分按照往例來說,對韓國隊相當足夠。但是球是圓的;棒球規則的好處,就是九局下半沒打完,第三個出局數沒出來,比賽永遠是進行式。

九局下,韓國仍然是林昌勇(現役日職養樂多燕子隊)在場上投球。林昌勇的低肩側投的投法,從第五局開始就讓中華隊打者吃盡苦頭,不過來到九局下半,林昌勇似乎有點氣力放盡的感覺,居然連續保送彭政閔和謝佳賢。這時,真正血脈噴張的劇場要開幕了!

韓國隊的總教練首先無法忍耐林昌勇的兩次保送,在按耐不住的情況下,率先喊出暫停,把在牛棚熱身的曹雄天叫上投手丘,希望當時貴為韓職SK飛龍的當加守護神能夠提早上班終結中華隊的反攻氣勢。但是中華隊的游擊手鄭兆行,在兩好一壞球數不利的狀況下,奮力一揮擠出一支穿越防線的一壘安打,讓在三壘的跑者回本壘得分。3比4,中華隊只差韓國隊一分了;而且無人出局─這代表著,不需要靠安打,只要高飛犧牲打或是強迫取分都有可能把分數追平。

但好事多磨,這一分的距離是用兩個出局數換來的,鄭兆行的安打後,接下來的八九棒分別打出不營養的高飛球和三振。兩人出局數,換來的仍然是一分的差距。這個時候,戲劇性的追平分要登板了。

一分的差距、兩人出局、一三壘有跑者,必須要一支安打或高飛犧牲打才能把分數追平。這樣的氣勢;這樣的場面,絕對是棒球場上製造英雄的最佳時機。但是這個時候,卻輪到兄弟象的黑手仔─陳致遠。陳致遠這個名字,在還沒有黑掉的年代,絕對是黃金兄弟會的最完美代言人。一臉性感的落腮鬍;天生原住民血統的深刻輪廓,再加上動不動就大量曝光的廣告效益,若要說當時誰是最會吸引緯來轉播攝影機的鏡頭的?這個光還送給他絕不為過。但是,當天他已經吞了4K了,也就是說,方塊、皇后、國王、黑桃的全部都給他湊齊了,套句主播蔡明理的話:「再一張就出千了!」

一個打者,一天吞了4張老K,還打第一棒?宿命的輪迴讓我們這群在電視機前的球迷不知該做何是好?只差沒有打電話直接去札幌巨蛋跟教練團講該換代打了。這時我身旁的肥仔同學從沙發上站了起來,一向以反兄弟迷自傲的他,在這時居然朝著電視機三跪九叩,嘴裡還念念有辭:「雖然我很討厭你,但我拜託你打一支安打...........」當時我在旁邊簡直就覺得這世界都瘋了。但我的表情也好不到哪去,沒睡飽的起床氣早就拋在腦後,當時我充滿血絲的雙眼筆直的盯著那台反光超嚴重的國際牌爛電視,心中企望著在我身旁陷入起駕狀態同學的禱告詞能夠成真。

第一球,曹雄天就直接塞了一顆好球給陳致遠。看著記分板上的S旁邊閃了一顆大大的紅燈,我心想該不會又要重播了吧?第二球,偏外角壞球,一好一壞,狀況好像沒想像中差。第三球,曹雄天投了一顆紅中變化球,陳致遠揮棒,球棒碰到球,陳致遠開始跑向一壘。那一瞬間,畫面好像定格了一樣,你只聽見電視機裡的蔡明里拼命喊著:「有機會!有~機~會!」但是導播還沒把畫面切給內野那一塊。所以你心中在想:「這到底是接到了,還是穿出去了?」那不過才一秒鐘的時間,你就覺得什麼都停下來了。紅燈停了、行人停了、車子停了、地球也停了,什麼都停住了。好像你的世界已經沒甚麼東西存在了,你的眼裡只剩下電視機裡那片綠油油的人工草皮,和場上那些會動的黑色線條,然後,就什麼都沒有了。

畫面帶到場中央,這顆球硬是從二游中間穿過去,韓國隊的二壘手和游擊手當時看到這顆球的反應似乎是:「我接不到,那你咧?」然後三壘的跑者跑回本壘,順便回頭看看場上的情況。4比4,就這樣,中華隊追平了比數,在九局下半,比賽重新開始。

十局上,派上當時在西武隊的張誌家,當時尚未接受日本強迫勞改的張誌家,面對南韓隊一上場就是讓南韓隊三上三下,無功而返。十局上穩住了陣腳,十局下,中華隊要上演一場最驚心動魄的絕地反攻。

十局下第一名打者是張泰山,前面已經凹了兩次保送的森林王子,這一回居然如同走路工上身一樣,靠著曹雄天的四壞球,安穩的走上一壘。這時教練團也換上代跑,讓稍具速度破壞力的鄭昌明上場代替張泰山。隨後的陳金鋒打成不營養的飛球,一人出局。之後輪到彭政閔,一好球之後打出一支穿越安打,代跑的鄭昌明上三壘,一出局、一三壘有人,光看曹雄天的臉色就知道韓國隊大事不妙了。

隨後輪到高志綱,在高志綱之前的張家浩和鄭兆行,分別被故意四壞保送以及出局,也就是說,高志綱的打擊不成功便成仁。曹雄天這時,用他那慢到不行的節奏,緩緩的把球頭像本壘板。這顆往本壘板中間送的直球,只有125KM的球速。高志綱瞄到這顆球,第一顆球就選擇揮棒。說實話,當時第一時間看起來,這顆球是一顆軟弱無力的彈地球,要穿出去造成得分根本就不太可能。當時我倒抽一口氣,想說可能要看第十一局的比賽了。不過也才一秒的時間,畫面轉到三壘壘包方向,蔡明里如同九局下般喊著有機會的時候,這顆彈地球,硬生生的跳過韓國隊三壘手的手套,我看到這一幕,心裡想著:「奇蹟出現了!」然後我聽到電視裡傳出麥克風被摔在地上的聲音,蔡明里和曾文誠兩個人在棚裡大呼小叫。「中華隊贏了!中華隊贏了!又是高志綱!」電視裡傳出蔡明里幾近瘋狂的嘶吼,然而,更不可思議的是,當時整棟樓居然從下而上傳出激動的跳躍聲,我轉過身去,和我的胖子同學抱在一起。當時,我已經分不清楚,讓我的眼眶溫熱的到底是淚水;還是我和我同學兩個人身體上的汗水。中華隊贏了,奧運之門在這個時刻為中華隊敞開了。

自此以後,我變成了一個標準的球迷。我開始會和我同學討論球賽,我開始會去書店買一些棒球的書籍,我上網的習慣變成第一個網頁一定先注意棒球的相關新聞。我開始為我人生買下第一個棒球手套,投出我人生的第一顆棒球。我發現,從那天起,我的人生一切都變得如此美好。

那年之後,中華隊在雅典奧運上,棒球項目並未如願以償的奪牌,反倒是以第五名作收。不過,美好的仗已經打過,這麼多年來我仍然只記得當下那一顆穿出去的高彈跳球;還有那整棟隆嗡嗡作響的悸動。棒球這個運動在台灣一路走來,仍然是風風雨雨,不過要不是我那天起床看棒球;或著我沒堅持把他看完,那麼這些轉變都不可能發生。時至今日,我仍然是個棒球迷,每當國際賽的時候,我仍然享受著那種情緒高張的快感;每當我看著電視轉播,那種熟悉感覺又重新回到腦海,那感動、那激情,還有我那二十一歲的年少。我無法忘懷,也無法抹滅,這是我人生的印記,這是最讓我流淚的驕傲。

你怎能不熱愛棒球?






後記:

其實這篇文章一開始是為了想打一篇電影觀後感而生的,就是魔球。

我本來只打算用一段的文章交代我為什麼會喜歡上棒球,因為2003亞錦賽的文章我好幾年前就在另外一個部落格寫過了。只是我沒想到我才打了第一段,後面的文章就接踵而至,於是我欲罷不能。然後,就有現在看到的這一大篇文章。

我比較了我這篇文章和以前那篇文章的差別,兩篇雖然都在敘述同一場比賽,不過很明顯的,這篇文章少了一點激情,卻多了一點感動的回味。兩篇都含有很高的現場性,不過顯然這次我在打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查詢的資料變多了。我希望盡量用我當時眼中看到的,帶領閱讀這篇文章的人一起回到那段時光。

我真的沒想到,關於這場比賽,我會有那麼多的東西可以講。或許,電影魔球的台詞「你怎能不熱愛棒球?」真的問到了我的心坎,於是我就把這些陳年往事再度重新在腦海回味一次,然而我發現,無論我怎麼回味,當時那些感覺至今仍然縈繞我心,毫無褪色。

至於.........那個魔球觀後感,我想,就等我看完書以後再一併交代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